163am银河线路

  • 收藏本站
  • English
  • 首页
  • 163am银河线路
    • 返回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返回
      • 学院党委
      • 学院专门委员会
      • 系所中心
      • 科研附属机构
  • 党建思政
  • 师资队伍
    • 返回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工程师
    • 行政人员
  • 人才培养
    • 返回
    • 本科生教育
      • 返回
      • 专业介绍
      • 培养方案
      • 课程设置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返回
      • 专业介绍
      • 培养与管理
      • 研究生招生
      • 通知公告
  • 科学研究
    • 返回
    • 科研动态
    • 学术交流
    • 实验中心
      • 返回
      • 力学实验教学中心
    • 科研成果
  • 学院风采
    • 返回
    • 综合新闻
    • 学生园地
    • 榜样风采
  • 办事指南
    • 返回
    • 人事事务
    • 学院事务
    • 科研事务
    • 教学教务
    • 学工事务
  • 校友天地
  • 首页

    HOME

  • 163am银河线路

    ABOUT US

    1. 学院简介
    2. 现任领导
    3. 组织机构
  • 党建思政

    PARTY

  • 师资队伍

    TEACHERS

    1. 教授
    2. 副教授
    3. 讲师
    4. 工程师
    5. 行政人员
  • 人才培养

    TEACHING

    1. 本科生教育
    2. 研究生教育
  • 科学研究

    RESEARCH

    1. 科研动态
    2. 学术交流
    3. 实验中心
    4. 科研成果
  • 学院风采

    DEMEANOUR

    1. 综合新闻
    2. 学生园地
    3. 榜样风采
  • 办事指南

    GUIDE TO

    1. 人事事务
    2. 学院事务
    3. 科研事务
    4. 教学教务
    5. 学工事务
  • 校友天地

    ALUMNI

  • 校园风采
  • 校园风采
  • 校园风采
  • 校园风采
  • 校园风采

首页

热点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163am银河线路成功举办第二期“力行•引航”学术微沙龙

作者:    时间:2021-12-02     浏览:

(通讯员 薛茜茜 宋志伟 许召霞)引航明思想,力行方知真。11月24日下午,163am银河线路在南五楼218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第二期“力行•引航”学术微沙龙。本次活动旨在促进学院研究生深入交流,以师者指引,榜样熏陶,锤炼奋进意志。活动邀请了163am银河线路院长李振环教授、毛义军教授作学术科研指导讲座,2021年度校三好研究生标兵及研究生国奖获得者的六名同学作分享交流。


师说·传道解惑

分享会伊始,李振环院长讲授“不忘学术初心,恪守学术规范”主题思政课。以理论结合实例的方式生动细致地阐述遵守学术规范、强化学术道德的重要性,强调科研工作者应牢记科研造福人类的学术责任,发扬坚忍不拔的学术精神,恪守科研成果符合学术伦理的准则,严守学术诚信的底线。他引用教育家冯友兰、蔡元培的论述,勉励同学们锤炼“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科研精神,磨砺求真务实的学术品格,养成学问家之人格。寄望同学们做负责任的科研,做诚实的科研,做问心无愧的科研,做尊重他人的科研。

随后,毛义军教授结合自己读博求学的心路历程和科研经历,对研究生学习和研究提出建议。他指出,出发点不同,每个人研究生阶段侧重点也不同,因此,要找准自己的个人定位,明确自己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动机和目标,要放宽眼界,关注自身发展,把握培养专业能力,注重理论结合实践。他从实际出发,对研究生如何做好科研给出指导性建议,以校训精神为引领,提醒同学们要精勤求学、夯实基础,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工具,学会触类旁通、以辩证思维看待问题,踏实钻研的同时也要勤于交流,多向他人请教,主动建立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

在师生互动环节,李京昌同学就“对联合培养的看法和建议”提出疑问。毛老师认为国内外研究学者的研究思维和方式各有千秋,同学们做研究不应该闭门造车,有机会可以去多做交流,促进自身多元化发展,并用自身在国外交流学习工作的经历对教学科研的帮助为例,进一步说明交流的重要性。


榜样·旗帜领航

周坤,力学系2017级博士生,中共党员,班长/团支书,2020年国奖获得者,2021年校三好研究生标兵。

周坤同学回顾他四年博士生涯,向同学们传授了如何从科研小白迈入科研之门、如何提高科研效率、怎样精准定位求职三个方面的宝贵经验。他建议大家在研究生初期要有“四不怕精神”,即不怕与老师沟通交流、不怕看文献、不怕提问、不怕思考,通过积极沟通询问,培养自己的科研兴趣和科研方向。

研究生中期要着重提高自己的科研效率,每天要有“计划-实施-回顾-反省-展望”这样的循环规划,努力完成阶段性目标,在科研效率不高时,也不妨暂时放松一下,以便用更好的状态投身其中。他以自身求职经验,细致讲解央企国企、军工研究所、选调生、高校等各类行业的优缺点和相关要求,建议同学们在研究生后期求职阶段要明确自己的工作期望,精准定位自己的求职范围,提早为求职做好相关准备。

江天力,力学系2017级博士生,中共党员,2021年国奖获得者。

江天力同学从是否选择读博、如何寻找科研方向、科研工具推荐三个方面总结科研经验。他认为读博有利有弊,利在于工作起点更高、可以实现科研抱负,弊在于科研压力大、创新成果难,当然,是否选择深造之路,需要我们理性考虑,切不可因逃避就业或跟风读博。做科研要保持读文献的习惯,遇到不懂的多和导师、师兄们沟通,要善于思考。此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善于利用工具来解决科研难题,比如编程软件、仿真软件、绘图软件等等,让这些软件成为科研小帮手。江天力也谈到了自己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心得感悟,并向同学们解析国奖的评选规则,建议同学们提早规划自己的目标方向。

李京昌,航空宇航系2019级博士生,中共党员,班长/党支部书记,2021年国奖获得者。

李京昌同学从研究生期间的目标制定、文献检索、就业选择三个方面结合自身经历,建议同学们保持制定计划-落实计划-定期反馈的良好习惯,培养自律性。首先要找准方向,列清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积极向导师讨论方案,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复盘计划执行情况,及时作出调整。他指出文献检索和阅读非常重要,并细致讲解如何利用文献检索工具快速高效地获得文献资源,如何阅读和管理文献资源,做好文献的分类、归纳、总结,如何查看文章发表期刊质量及科研工具推荐等非常具有实用性的分享。

此外,他从学生工作者的角度谈到自己在学生工作管理上的感悟,建议同学们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活动,培养综合素质。并结合邓宁-克鲁格心理效应勉励同学们在科研之路上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科研之路是充满荆棘的,唯有不断坚持,不怕受伤,努力前进才能摆脱绝望之谷,登上谦逊高原。

孟祥凯,力学系2019级硕士生,中共党员,班长,曾任党支部书记/院研会主席,2021年国奖获得者。

孟祥凯同学回顾了自己在华中大的两年生活,展示了自己两年的成长蜕变,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如何平衡学习、工作和个人生活的小妙招。他认为研究生学习阶段要注意培养业余兴趣爱好,当我们科研受阻时,要适当娱乐休息、放空自己,重新出发,或许可以收获到科研的意外惊喜。在生活中要处理好老师、同学的关系,要从德、智、体、美、劳全方位提升发展自己。

李小刚,力学系2019级硕士生,中共党员,2021年国奖获得者。

李小刚同学分享了如何快速学会一门新技能、如何同时处理多个项目的经验。他认为在科研初期还未明确研究方向时,可以快速复现已发表的文章,在复现的过程中寻找文章还未完善的地方,这或许能成为研究重点,并介绍了自己在文章复现上的方法和文献管理方式。同时提醒同学们,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要大胆尝试,懂得与人合作,从他人身上汲取知识,为己所用。

张意,航空宇航系2019级硕士生,中共党员,2021年国奖获得者。

张意同学以“研究生的‘变’与‘不变’”为主题,分享了在科研之路上挖掘创新点的经验、科研方向之“变”与方法之不变、如何快速择业,并通过论文、专利、项目、会议四部分展示了读研期间的侧重点。

他认为科研需要探索性研究,要善于举一反三,勤于整理阅读文献;申请专利经验不足时,要善于学习与专利方向相关的案例,自己整理专利撰写的逻辑,明确专利撰写的重点;撰写会议论文时要把握重点,重视图片的欣赏性和内容的丰富度;在择业方面,要找准工作方向,提升专业度,通过实践转化成果,提前做好明确的职业规划与奋斗路径。他推荐同学们利用OKR目标管理法提升自我规划与执行效率,并根据科研实际状况动态调整,及时改变。

最后,研究生辅导员薛茜茜老师总结讲话,她表示,从榜样同学的分享中可以看出优秀者拥有的共通特质,这正是同学们应学习的地方。并建议同学们以目标为导向,树立明确的方向,对研究生生涯提前做好规划,多向导师和师兄师姐请教交流,学习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工具。磨砺坚持和自律的品格,同时也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科研之路的压力和曲折,可以通过积极与他人互动、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各类活动调节研究生生活。薛老师也对院研会的工作给予肯定,并强调研会在之后的工作中也要坚持办好的活动、办同学们需要的活动,充分发挥学院与研究生之间的桥梁作用,建设发扬学院优良学风文化。

至此163am银河线路第二期“力行•引航”学术微沙龙圆满结束。

上一篇:163am银河线路迎接学校治安综合治理检查考评

下一篇:163am银河线路“力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获批教育部2021年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西北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佐治亚理工学院 华盛顿大学

163am银河线路(中国)有限公司-BinG百科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163am银河线路南五楼205室   

邮编:430074

电话:027-87540185

学院邮箱:hustAE@126.com